【譯文】為研討班注入活水

李本霖
9 min readSep 5, 2018

--

原為2018年中國美術學院Panel 21藝術教育論壇北京場發言稿,經編輯整理後刊載於《新美術》V.39, Number 5, 2018。

20181002更新:《新美術》上的文章因編輯疏失有諸多疏漏,故著手整理放上Medium,歡迎右鍵反白批注指正!Panel 21系列文章還有兩篇,將陸續上傳。

原文標題:Recharging the Seminar
文:翰克.斯勞格(Henk Slager)
譯:李佳霖

1. 前言

知識課程(-curriculum)等概念是時下藝術教育辯論的核心,具體表現在有愈來愈多對橫向主義(horizontalistic)觀點,以及課程逐漸淪為進入知識經濟體系慣常入口等現象的關注。因此,重新思考課程的意義或甚至活化課程顯為當務之急。接下來的問題都將指向我在此一開頭就提出的:在這個幾乎全面扁平化的世界,藝術教育將如何在不同的平衡關係中取得新的面貌?

羅蘭.巴特的一篇文章對於回答這個迫切的問題,非常有建設性且發人深省 — — 他早在40年前就談過應降低對知識的消耗。〈致研討班〉(To the Seminar)一文描述了多元的方法如何巧妙地創造出教學法上的震蕩,巴特認為研討可操作的空間,由學院移轉文本這一系列間接的、彈性的三角關係構成,這三個組成要素不斷互相補充,維繫著如「無法預測的韻律」般的動能與多樣性。

學院不等於知識的生產與累積,它代表的是讓這些過程保持開放的慾望。過程中,移轉既無等級之分亦非單向的,它主要關注的是實際在場參與者間的互動。這也不是一種不變的、教條式的論述,正如巴特所說:文本性追求的是在不受限的寫作過程的動能,而非陳述或論斷。

然而,當這些間接關係開始採取更直接的形式時,便出現了其中一個支點(學院、移轉或文本)主導的危險局面,以致討論窄化聚焦在「知識生產」、「共同體」或「方法」上。

這是當今藝術院校的很典型情形:教條式的研究術語與對於「實踐共同體」的學術幻想,雙雙強調諸如知識與方法這類名詞。此外,伴隨著以推特式民主與創意產業為基礎的扁平化世界觀,結果導向的工具邏輯無所不在,幾乎不給沈思、創造和實驗留任何餘地。

為突破工具化的僵局,將巴特的「研討」更新、重思為一個動詞,似乎格外切合我們的時代。以下將談到的課程也許能為未來提供一個刺激,帶來融合想像高度與歷史深度的垂直觀點。

2. 烏得勒支當代藝術中心(BAK)項目

「致研討班」(To Seminar)項目2017年春季在BAK當代藝術中心舉行,聚焦於如何重新思考巴特的研討概念,以及如何進一步發展此概念以重塑藝術教育的未來。

因此項目規劃了一系列展覽的、演出的、討論的聚會,呼應BAK向來提倡的哲學,像是學院的現象應該被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並從動詞的角度重新思考:像是如何使事情發生。

畢竟,曾一度被稱頌的「教育轉向」今天不是變成進入知識經濟體系或認知資本主義的慣常入口,就是淪為對「知識生產」、「共同體」和「方法」的掏空。為了阻止這一切,「致研討班」項目與藝術家、理論家和其他文化參與者,共同重構學院/移轉/文本這三個在研討發生的當下相互交織的概念空間,並試圖將三者重新寫進一個平衡的情誼之中,以解決、活化藝術教育的未來。

為達到目的,我們首先在實際呈現之前的一年間組織了一系列密集的對談,每輪對談邀請三位藝術家分別採取這三個觀點,並周延地思考自身立場與其他觀點的震蕩關係,薩拉.範.德.海德(Sara van der Heide,學院)、堤.昂(Tiong Ang,移轉)與法爾克.皮薩諾(Falke Pisano,文本)都以他們的新作品實現了清楚的論點。在與藝術家磋商的過程中,發展出在一樓搭建一個多功能舞台的計劃(既是舞台也是工作坊、討論、展示與演出的空間),此凡種種都與巴特的經典相符:「將建立起水平移轉的舞台。」

為激活項目提出的「作為動詞的研討班」,另邀三位藝術家開發幾場與三個觀點相關的密集工作坊:由布.科里維京(Job Koelewijn,文本)、 雷恩.弗朗西斯卡(Rene Francisco,移轉)以及伊恩奇・文涅爾(Inci Eviner,學院)。此外,項目還包括幾次公開集會,上述計劃在活動中獲得進一步表達與脈絡化。

3. 學院

就巴特看來,學院只是一個容器, 一個技術上的時空結構,為革命運動、幽微浮動的慾望、原創的形成、生產社會性,並為最終得以實現研討提供了一個「局部烏托邦」。

所以我們今日身在何方?在40年後人們會如何將學院定義成研討班潛在的理想形式,或者從另一個方向來說:如果當代學院基本上令人失望,那我們可能怎麼抵抗和扭轉局勢?

我們目前觀察到一個有趣發展是,藝術家轉向參與學院的重新撥用,反思它的功能、立場與決策結構。也許可以說藝術家們正重新奪回學院,但不像我們在90年代傾向去揭發權力那樣,而是試圖將學術領域再政治化,讓學院再度成為一個傳遞共同價值的重要中心。

為豐富與活化巴特對學院的概念,思考行動主義(activism)這個在眾多新式學院方法中變得顯眼的策略似乎有所幫助。

光是批判的論述與良善的動機顯然不足以形成運動,許多藝術圈和教育圈的人都承認學院的危機,這個領域岌岌可危的部分遠大於擁有資源且發展良好的部分。若將我們自身置於一個更大的意識形態鬥爭中,或許就能提出較不徒具象徵意義,但能對真實世界產生影響的方案。

正是這一觀點在伊恩奇・文涅爾的藝術實踐中扮演了決定性的角色,她為「致研討班」項目發展出「共-行動」(Co-Action Device)項目,針對佔領蓋齊運動(譯注:2013年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即土耳其之春)展開研究,聚焦探討在共同價值中轉化意見並尋找社會連結的可能性。

「共-行動」項目將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帶到舞台上,讓他們在學術研究與生產的動態過程中實驗各種想法。項目期間參與者共創閱讀小組,並根據預先規劃的新穎問題頻繁組織表演活動。演出中,他們以不同的聲調戲仿學院式的語言,借此開創出不同可能性、改變意義的本質。

伊恩奇・文涅爾:「這個項目的方法學是集體發展出來的:以一種共同工作的表演方式,忽略說教的、陳述的範式,將原先清楚定義的、學院式的空間轉譯成實驗的工作舞台。在此出現了一種合作的實踐,徘徊於藝術研究與藝術生產之間,並得以從僵硬的課程結構中,種種階層的、描述的限制中解放出來。」

4. 移轉

我們如何轉換或改變我們經驗或已知的事物?「致研討班」的總體效果什麼是?使移轉發生的非階層空間,在藝術家Rene Francisco的教育實踐中格外重要。古巴藝術家雷恩.弗朗西斯卡自1989年起大幅改變他的教學方法,並創立了DUPP藝廊(實務教育藝廊),帶著學院外的學生在鄰近地區、在日常生活中工作:街角、酒吧、餐廳、老房或泳池,都能成為如任何學院空間一般的學習場所。

在「免費委託製作」( Art Works on Commission, Free)這個項目中,雷恩.弗朗西斯卡鼓勵參與的學生與BAK的周邊環境,以及烏得勒支的街道產生連結,上街尋找觀眾或客戶,詢問他們希望委託製作什麼樣的作品。

雷恩.弗朗西斯卡:「在烏得勒支和學生們一起上街是與他者相遇的開端,不假裝稱兄道弟地融入這座城市,擷取街道、廣場、角落作為與路人和聲共振的空間,並向路人發問:『你希望我們這群信仰當代利他主義的藝術家們,以顏料與形式轉譯什麼呢?』」

平行平等的對話在這個項目中被詮釋為一種,詢問他者所知所欲的事物,並邀請所有人一同研究、分享知識的對話。

5. 文本

我們難以將「文本」獨立於羅蘭.巴特在〈致研討班〉里描述的其他空間(學院、移轉),先前的寫作中,巴特將研討班設定為一個 對研究不設防的空間,一種僅為了如紀念碑般自外於書寫的實踐。

〈致研討班〉遵循著文本是借由實在的軀體共構出來的邏輯,即:透過巴特比喻為如烏托邦建築的,製造「差異」的,勞動軀體關係的拓墣學。巴特將文本揭示為表演的、具象的空間,文本是實踐而非產品,研討班也早已具有獨立於書寫的質地了。

由布.科里維京的呈現圍繞在閱讀與記錄的重要性,這兩者既是一種具生產力的方法、一種規範,也是他在自己作品與教學的實踐。閱讀的重要在於,它涉及了一定可以由程度讀者調節的親密與張力。

由布.科里維京:「我為學習藝術的學生設計了一個工作坊,讓他們各自挑選一本自己感興趣的書,每天大聲朗讀45分鐘並錄製成有聲書。在各種與學生面談的場合中,我多次強調『勞動 — 閱讀 — 心態』 — — 在壓力下工作並無益處 — — 那些字詞也彷彿由他們的聲音勾勒出來。錯誤、口誤不僅具有一種手工製作的質感,也賦予作品真實感與誠意:每個人聲都是獨一無二且與說話者緊密相連的。」

科里維京總結道:「唯有重拾閱讀才能奪回文字的意義以及被媒體殖民的心靈空間,閱讀應被當作正式課程,文本應從垂直面切入,這樣一來諸如專注、紀律與背誦等概念,以及記憶的傳統才能被振興。」

6. 結論

科里維京在其作品中想要遠離的兩者,簡化的凝視與下降的感性,事實上正出自於我們講求效率、結果導向的文化中,新自由主義關注自由市場機制的工具邏輯,它們擁護一種扁平的世界觀,正如哲學家韓炳哲(Byung-Chul Han)在《倦怠社會》一書描述的,對透明性、可視度、展覽形式的不斷要求導致一個水平主義的世界 — — 推特式民主與無所不在的博客圈 — — 帶出毫無喘息、沈思、創造與實驗空間的「互聯網文化」。世界在企業家思維以及適應力與彈性被尊為最高價值的今日已全面失控,簡言之,成了一個不給垂直觀點如反身性、新的想像模式與歷史深度,保留任何空間的世界 — — 而這些觀點對學院來說是如此經典與根本。

學院曾是讓人專注與實驗的傑出環境直至今日,畢竟學院的基礎「inter-esse」即對知識的好奇,但基於精密的算計排除了「oikos(譯注:希臘文,家)」的定義。儘管當前面對不斷工具化、量化與規訓的威脅,儘管面對創意產業空洞的修辭與認知資本主義 — — 顯現出同質的思想模式,如專家知識、知識轉移、持股人、可雇用性、評價與品質保證,試圖將藝術教育降格為新自由主義的處分 — — 學院依然似乎是文化領域裡最終持續的自由空間,創新的進程如實驗性的生產、複雜的洞察與反思、未來導向的考察與呈現都得以在此產生。

因此,學院的地位應當被重新強調,然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今天必須做出一個重大的改變 — — 如同致研討班項目所勾勒的 — — 例如從名詞到動詞的轉變,包括學院、移轉與文本充滿動能的、橫向的匯聚。如此一來,不再僅僅重覆關注經典知識的教育環境便能誕生 — — 規訓的學院特色就在於自我降格為固守僵化課程的教學機器 — — 此外也能正視形式開放的、非階層化的、前瞻思考的實驗性研討環境(如同伊恩奇・文涅爾、雷恩.弗朗西斯卡與由布.科里維京所演示的)。儘管面臨今日科技分心造成的壓力,這樣環境仍能提供另類知識與非傳統感知一個空間,讓未來要成為藝術家的學生們去思考和想像這個世界,以及我們如何重新與之連結。

--

--